今冬蔬菜为何跌出“白菜价”? 蔬菜的地头价下降更为明显
2023-12-17 10:08:22记者注意到,相比市场零售价,蔬菜的地头价下降更为明显。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公布的11月数据显示,据蔬菜地头价定点监测,28种蔬菜11月地头均价2.43元/公斤,环比下降8.3%。
“今年11月,蔬菜地头价比近5年同期低17.8%,是近5年的次低位。部分蔬菜品种价格处于近5年最低位,结球甘蓝、丝瓜、大葱等3种蔬菜月均地头价为近5年同期最低,芹菜、番茄、南瓜、胡萝卜、大白菜、西葫芦、莲藕、菠菜等11种蔬菜为近3年同期最低。”
部分品种价格甚至已跌破成本。“结球甘蓝、大白菜、大葱、冬瓜、南瓜、胡萝卜等月均地头价0.5元/公斤—0.9元/公斤,比常年低35%以上。据中国蔬菜协会反映,河北省玉田县大白菜11月上旬地头价0.10元/公斤左右,仅相当于采收的人工成本,部分农户直接弃收。”
最近,河南虞城县的某村村干部岳先生,刚帮村里的菜农把30亩的茄子、近10亩的白菜销售完毕。
他向记者介绍,“前几日,菜农冷棚的茄子6毛一斤,白菜两毛一斤。由于价格卖不上去,之前村里的菜农不想赔本,便囤货待售,导致蔬菜出现滞销,后来通过大范围宣传才把蔬菜卖掉。”
据他了解,一些地方的村民为了种植农作物,只能选择亏本把田里的蔬菜销售出去。
资料图:村民在采收白萝卜。刘永红 摄
保障菜农收益,相关部门开始行动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菜价跌破成本线,不仅会给菜农造成损失,也会挫伤其种植积极性,不利于后期菜价稳定。面对蔬菜滞销、卖难等问题,相关部门已开始行动。
12日,农业农村部部署当前蔬菜产销工作,要求健全省部联动工作机制,搭建信息、产品、基地等对接平台,提升产销对接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对于可能出现滞销难卖的蔬菜品种,强化产销对接服务,努力保障菜农收益。
河南是全国蔬菜种植大省。据媒体报道,为切实减少菜农损失、维护菜农利益,近期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也制定《严防今冬蔬菜售卖难工作预案》,提出要抓好在田蔬菜管理,摸清产销情况,监测预警价格波动,加强产销对接,发挥仓储保鲜作用,引导加工直采收储,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等。
“关于蔬菜产销,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努力,也提供了价格信息等,但目前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种植存在盲目性。”李国祥称,还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协会、合作社,系统了解市场行情,根据气候变化调节生产规模。另外,也可发展深加工产业,平抑集中上市带来的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