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雷娱乐网 奇闻异事

两个百年世仇村决定和解 困扰他们和邻村的生产资料争夺

2023-12-14 17:06:20

  “环境变化了,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当时的情况。当年村子之间的矛盾,实质就是对生产资料的争夺。用来灌溉的水源,被你截过去,我这里可用的就少了,就会影响我的水稻产量。在我小的时候,村民晒稻谷也要分区域,如果你占了我的场地,也会产生矛盾。”仙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榕城区驻仙桥街道帮扶工作队队长杨贵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究其因由,乃当时之朝廷、官府腐败,官师乏力控制乡村社会,乡村缺乏正统文化的劝导训诲,族与族间百姓有不平事时,未能得到及时公平劝导化解,发生小摩擦小纷争,又乏和解劝处,导致东起西火,甲唱乙和,纷争搅扰难以止息,因小忿而害大义,构怨而毁其联婚之约。据《潮汕史》记载。宋、元、明、清时期,整个潮汕地区均有类似情况出现。”杨继波这样理解。

  资源有限,人口众多,宗族要争夺对周边的控制权,冲突最激烈的地方,曾经出现过异姓宗族之间使用火炮等武器的械斗。欧俊勇说,一些村庄为了避免族人伤亡带来赡养孤寡的麻烦,会从外部雇佣不被父母在乎的“浪仔”。“浪仔”伤亡,向其父母赔钱了事。

  而有世仇的两村也并非完全隔绝,限制仅加诸后代的婚姻,“没有婚姻,就断绝了两边人家形成紧密关系的可能性。两边争斗,就少了许多麻烦和顾虑。”欧俊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和解受挫

  两百多年过去了,农田已经变成密密麻麻的钢材、塑料和鞋服加工厂,壮年男性依靠办厂获取财富,养活一家老小。在槎桥村和高美村,还依赖农耕生存的人不多了,让祖宗在祠堂里立下毒誓的资源争夺早就不重要了。事实上,由于被拆分成了美西与美东两个行政村,就连高美村也早就不存在了。

越来越多的世仇村和解了。普宁市的北山村与果陇村、揭东区的池渡村与山美村、汕头的家美社区和西岐村⋯⋯欧俊勇的头脑中有一个长长的世仇村和解名单。

两个百年世仇村决定和解 困扰他们和邻村的生产资料争夺

  但据欧俊勇观察,年轻人的情感需求从来都不是推动世仇村和解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借助区位优势,粤东地区有许多村庄都发展起自己的轻工业,不再依赖山林土地。已经致富的乡贤们深刻地认识到,交流、合作能带来难以估量的资源和财富。

  “过去认为是根本矛盾的东西不存在了,伴随城镇化,村与村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相邻的村庄之间反而可以优势互补。大家一起发财,世代恪守的祖训自然就要被废除了,和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欧俊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槎桥村杨氏宗祠外景。摄影/本刊记者 王宇

  在槎桥,杨继波是最早公开提出和解的人。2014年9月,杨继波受邀参加揭西县杨氏宗亲参与的杨、林、侯三姓“睦邻友好”庆典。曾结下世仇的宗族一起敬告祖宗,互赠“睦邻友好”匾额。

  杨继波受到启发,彼时他刚调任槎桥村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半年。槎桥人口众多,7个自然村人心不齐,这个曾任仙桥街道文化站站长的槎桥人正为如何管理村落而犯愁。“这样的事情百利而无一害。”杨继波自信找到了一条归拢人心的捷径。

  他找到杨氏宗祠理事会会长杨东河,话刚起了头,就遭到了对方的反对。杨东河觉得,这是槎桥与高美的事,而明明槎桥村内部还面临着更多更紧迫的问题,他最想解决的是村内祭祖队伍的行进路线受到干扰的问题。

  繁衍至今已历四十代,最让杨氏族人引以为傲的,就是始祖杨绘。杨氏宗祠中,供奉着这位被苏轼亲切地称作“元素兄”的朝廷大员的牌位和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