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缉毒战场最前沿 严防新型毒品危害青少年
2023-06-26 13:16:00办案人员侦查发现,这些“戒毒胶囊”只通过互联网渠道贩卖,网络下单、快递发货,买卖双方互不接触。“卖家不停更换联系方式,还会雇人邮寄快递,案件追查难度非常大。”鲁雯说。
为了查清案情,民警们加大了网上巡查和专案研判力度,成功摸清了该团伙的网络架构。2022年9月,历时一年多,在公安部禁毒局和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的统一指挥下,多地禁毒部门互相配合,该案成功告破,最终缴获地芬诺酯可疑物11.77公斤,打掉一个涉及17个省份、成员数十人的犯罪团伙。
“新型毒品层出不穷,相关犯罪案呈上升趋势。”鲁雯说,“防范新型毒品危害不仅要靠禁毒民警,更要通过社会面宣传,让青少年更好地识别这些伪装度极高的毒品和陷阱。”
帮助回归
创造就业条件,有效解决解除戒毒人员动态管控“最后一公里”问题
“染上毒瘾后,我就失去了正常生活。”来自保山市龙陵县的戒毒者李某现身说法,“毒品太可怕了,一口都不要碰!”几年前,在社区禁毒专干帮助下,李某结束了戒毒生活。现在,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过上了新生活。
很多解除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成为迈向新生活的关键一步。保山市创新社区戒毒集中管理模式,在5个县(市、区)各建成一个“戒毒康复社区”,龙陵县红茶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很多解除戒毒人员很难找到工作。”龙陵县红茶社区派出所所长杨思波说,不少单位有各种顾虑。然而,长期工作无着,又容易让解除戒毒人员走上复吸老路。为此,红茶社区专门引进电子元件加工生产线、开发种植养殖项目,为解除戒毒人员和家属争取就业培训机会,创造就业条件,有效解决解除戒毒人员动态管控“最后一公里”问题。
“有了工作和收入,他们生活才有了奔头。”杨思波说,社区民警长期开展禁毒宣传、预防教育、解除戒毒人员管理,不少解除戒毒人员家庭逐渐参与到戒毒帮教工作中。最让杨思波感到欣慰的是:社区从一年收戒收治200多人,到去年降为0。
曾有一段时间,为了躲避查缉,境外毒贩利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传染病患者等特殊群体进行贩毒。由于缺少专门羁押场所,这类犯罪嫌疑人“收押难、打处难”,禁毒面临“抓了放、放了抓”的被动局面。
2016年,保山在市看守所建设“涉毒特殊群体收治中心”,在各县(市、区)看守所改建“特殊监区”,对涉毒犯罪特殊群体依法打处收押。2017年以来,查获过境保山的特殊群体贩毒案件数下降为0。
为了从源头遏制吸毒人员增长,云南还持续加强综合治理,强化禁毒宣传,抓好校园毒品预防教育阵地建设,严防新型毒品危害青少年。“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可松懈。”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孙香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