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雷娱乐网 奇闻异事

战斗在缉毒战场最前沿 严防新型毒品危害青少年

2023-06-26 13:16:00

  保山地处边境,森林秘境、村庄小道,到处都可以是毒贩的藏身之所与运毒通道。为了加大打击力度,保山首创“专案侦查+公开查缉”的立体化缉毒模式,组建我国第一支流动查缉大队。

  2002年2月16日,流动查缉大队成立第一天,就在一辆由边境开往内地的货车上查获海洛因9105克。

  近些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毒贩和吸毒人员的犯罪手段越来越隐秘。保山公安探索完善大数据禁毒工作模式,成立“禁毒大数据研发应用专班”,研发涉毒网络研判系统,将预警信息自动推送到一线查缉单位。

随着污水验毒、大数据分析研判等新技术的应用,民警办案逐渐从“人海找人”转向“数据找人”,毒品溯源、缉毒情报收集等效率大大提升。哪座城市吸毒人员较多?哪些区域存在吸毒窝点?通过污水检测、溯源分析,民警可以迅速圈定禁毒重点区域和吸毒人员。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禁毒大队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吸毒人员进行关联研判,全面摸清了一个吸贩毒网络,3天内便摧毁4个在城区里的贩毒团伙。

战斗在缉毒战场最前沿 严防新型毒品危害青少年

  “通过大数据支撑,我们侦查办案的效能大幅提高,不仅实现了精准分析辖区毒情形势,更实现了对毒窝全链条打击。肃清毒源、把涉毒犯罪扼杀在苗头,以智慧禁毒推动禁吸戒毒工作取得新成效。”保山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南方说。

  精准打击

  新型毒品层出不穷,防范危害不仅要靠民警,更要通过社会面宣传

  2021年8月,保山市施甸县公安局禁毒民警鲁雯(化名)在网上发现,一款“戒毒胶囊”正悄然流行。根据过往经验,鲁雯判断,这极有可能是毒贩的“障眼法”,打着卖戒毒药品的幌子贩毒。

  为了查清事实,鲁雯假扮吸毒人员与对方联系,但卖家并没有第一时间透露关键信息。为了瓦解敌人的心理防线,鲁雯通过“暗语”证明是“自己人”,终于取得对方信任,分两次顺利购买到“戒毒胶囊”。

  鲁雯发现,“戒毒胶囊”是“三无产品”,经鉴定还含有地芬诺酯成分。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该“戒毒胶囊”属于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长期大量滥用,不仅无法实现戒毒,还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