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第一村:500多家店关了三分之一 因文明祭祀受到冲击
2023-04-05 11:39:30近些年,周晓田的制花厂推出了一款新的花圈,用仿真花替代纸球,摒弃了“奠”字,花圈中央百合锦簇,周围月季环绕,整体色调是淡雅的青绿,底座是不锈钢架。这款花圈批发单价300元,近乎是传统花圈的10倍,不是用来烧的,而是出租给客户,多用于殡仪馆摆放。“不是所有地方都能接受,比如河南还是会用传统的(纸球花圈)。”
“不创新就会被取代。”周晓田说,大部分殡葬用品工艺简单,各地殡葬市场发展迅速,米北庄村逐渐失去优势。
新式花圈。图|九派新闻 马婕盈
但寿衣行业的规则不一样。“我们这个行业,你只要设计一个新产品,99%的人得说不行,说违背了传统。”2018年左右,寿衣厂厂长启东明想要打造品牌,花高价从山东请来服装设计师设计寿衣,可设计的第一款寿衣立马遭到客户否定,“其实也没多大改动,就多了个配饰。”
5年来,设计师将寿衣样式从传统的马褂、唐装改为中山装、旗袍、披肩等,“一直在赔钱,卖的钱根本回不了本。”启东明苦笑,“推出高端设计款是我的梦想,只能拿中低端生产线养梦想了。”
【3】因文明祭祀受到冲击
市场街上,不断有店铺消失。
2019年新版《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施行,明确规定禁止在祭祀用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同年4月,有媒体前往市场街探访,冥币已无踪影,商户表示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多次检查。
“这个行业是个没落的行业,殡葬改革、查环保对我们影响不小。”启东明说,几年前市场街一家制花厂倒闭,他租下了厂房当仓库。过去,启东明也做纸花业务,这几年订单少,便专做寿衣。
尽管各方面数据显示殡葬行业是市场公认的朝阳产业,但作为产业最上游的米北庄村,在文明祭祀的号召下已受到不小冲击。
过去,人们讲求厚葬。隔壁镇的罗女士记得,母亲去世时她家花了十几万办葬礼,一对金色的纸狮子1000块钱,最终都付之一炬,“那时候讲究,纸糊的房子跑车、童男童女都得有,还得请人唱大戏。现在想想也没什么必要。”一位出租车司机介绍,如今,有关部门管得严,清明节祭祀不能烧纸、不能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