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第一村:500多家店关了三分之一 因文明祭祀受到冲击
2023-04-05 11:39:30刚结婚时,冯天祥在北京打工。月收入三四百元,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2005年,工作了三四年,他自觉养家困难,便请同村的大哥引路,做殡葬用品生意。
每逢大集,冯天祥就跟着大哥来到市场街。过去,市场街只有几百米长,但热闹得很,两旁摊位密集,赶集的人骑着自行车、三轮车挤在中间的小道里。冯天祥记得,当时卖得最多的是花,其次是纸活(纸糊的楼房、汽车等)。一款KT板(聚苯乙烯)制成的楼房吸引了他的注意,“(市场上)这种纸活很少,只有一两家在卖。”
集市上售卖的纸活。图/九派新闻 马婕盈
相比传统纸活,KT板材质硬,摆放时不易被风吹倒,不易变形,卖到南方也不担心受潮,冯天祥决定就做KT板纸活。
原材料选定,制作并不困难。最开始,冯天祥用的是手工丝网印刷,只需一个刻好图案的印版,刷墨、印刷、晾晒,印出房子的四面,折叠后变成立体的。“很简单,两个人几秒钟就印好一个,就是腰疼。”父母、妻子学会印刷后,冯天祥又去城里打工了,他还不确定新的产品是否能卖出去。
幸运的是,市场对KT板纸活接受度高,不到一年,冯天祥就挣到了钱,并花了一万多购买了台丝网印刷机,他辞去工作,专心做生意。丝网印刷只能印双色,要么黄底红边,要么红底白边。七八年前,冯天祥购置了广告喷绘机,各种图案、色彩都可快速打印,产品种类迅速扩充,麻将桌、冰箱、电视机、奢侈品包……应有尽有。
“其实卖得最多的还是别墅、各种车、电器这些传统的东西。”冯天祥说,去年9月,他设计了一款大花瓶,到现在还没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