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上班族的不租房计划 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
2024-02-29 16:16:31●查粒在车里做饭。
●在车里写歌。
03
“上面”有渺茫的希望,可能是自由
以前我一直是按部就班的,总觉得不能掉链子,绷着一根弦努力往上走。小时候有很多身不由己,没有能力走别的路,觉得往上走的“上面”有渺茫的希望,可能是自由,可能是一种可以自己做主的生活。
我是那种很乖的小孩,从来不给大人添麻烦,但我妈从来没夸过我,更多是把她婚姻里遭受的背叛宣泄到我身上,可能潜意识里当我是个累赘。我从小就想往外跑,虽然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大概身处的环境没什么值得留恋。
刚到杭州的时候是2019年,觉得很新鲜,看到冬天植物是绿色的都会开心。大城市更加开放、高效,我尝试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构思一个产品然后实现它,里面有一些乐趣。后来发现客户会定制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做出来产品没人用,工作没有价值感。时间久了,又开始觉得单调乏味,城市里没什么玩的,也没什么朋友,下班后就自己消磨时光。
一周的活儿可能半天就做完了,大部分时间在摸鱼,摸到都不知道该怎么摸了。但毕竟是上班,冷不丁可能会来个任务,周围都是同事,刷刷剧还行,没办法进入主动创作的状态。下了班就剩几个小时,我享受不了那个时间,像困在沼泽里,想动动不了,生命被浪费掉了,总感觉在别的地方还有其他事等着我去做,但又不知道是什么,甚至没时间去找。
●查粒住进自己改造的三轮车。
同事们压力都挺大,我们专业工资算高的,应届生能拿八九千,编程相关的应届生能拿一万五六。但除去房租、吃饭,其实也剩不下多少,想靠工资在杭州买房,基本实现不了,200万首付,什么时候才能挣出来?
我爸在山东老家干活,穿的是15块钱两双的鞋子。到杭州上班后,有同事说妈妈给他订了一辆宝马,或者看到一个拆迁户,家里几套房,开玛莎拉蒂,会认清靠自己根本没法弥补这种差距。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舍不得给自己花钱,吃饭花20心里就愧疚。这是我初中一周的生活费,当时就买很多煎饼,就着辣椒酱吃,偶尔搭配馒头和菜,省下10块。但到了下一周,妈妈就只补上10块。有一次钱在学校被偷了,打电话让她送一点,她无论怎样都不信,再碰到事情我也不跟她说了。
高考那年没考好,想复读。继父的态度很明确,不想出一年6000的学费,让直接去打工。我妈也说是我没努力才考差了,得让我知错。我只能自己去争,说弟弟将来娶媳妇、盖房子,要花好多钱,我就只上个学。最后他们同意我读书,只出生活费,学费靠助学贷款。我现在不怎么联系妈妈,一接她电话就心慌,恨不得把手机摔了。现在她可能才能领会一点,总是贬低,让我很难过。
●查粒最初简单改造后的三轮车。
●在三轮车里睡觉。
我好像有“乡音羞耻”,不想听到家乡话,总感觉这些人离我很近,可能伤害到我。我之前在济南的事业单位,有过一份工作,“向上服务”比做实事重要得多。有一个领导喜欢晚上十点开会,其实没有什么严重到要半夜讨论,但他要用这种形式来证明自己工作努力。下了班也感觉有条绳子绑着你,信息要回,应酬喝酒也得去,不然可能被上升到态度问题。技术上的事情他们不懂,就只能扯态度。工作了一年多,我裸辞离开了。我妈特别生气,像我丢了张百万彩票一样。
到了杭州,很多同事也和我一样,是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大家都习惯了加班996,打工同时还要用力地去讨好。请个病假,层层卡你,有时候还不让请。加班像是应该的,没有加班费、补贴、调休。我不喜欢“打工人”这个称呼,它隐晦地弱化了“劳动者”这个词背后的权利,听起来像累死累活没什么保障,没权利提什么要求。
我的同事们也想去更好的公司,实现不了,老家也不可能回去。大家就小心翼翼维持着一份工作,像走在钢丝上,先稳住,才能左右环顾一下,看有没有别的出路。在二十多岁,本可以大胆尝试的年纪,上班下班,回出租屋刷手机玩游戏,这种生活很折磨人的心性。
有个师兄,读研时就每天学到十二点以后,工作也保持这个节奏,在办公室熬到最晚才走。他的目标就是买房,在杭州过稳定的生活。我老家父辈的人,也是一生劳作,寒来暑往交替播种、除草、浇地,物质上苦,精神上也很贫瘠。我爷爷70多了还在种地,不能停下来,得干一辈子。
我看到了一个循环,不知自己能不能从中跳出来,但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按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04
“一个房子里面能有什么呢”
2023年年底,我把工作辞掉了。按照劳动法,公司应该补齐年假和高温补贴,但HR说你别计较了,现在公司也不容易。当时去了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反馈,还咨询了律师,把这些事计较下去。
在大城市升职加薪买车买房,大部分人都选这条路,在公司大家聊天也只聊这条路,聊点别的,同事会说你清高。可一个房子里面能有什么呢?我每月工资2万,要交两千块房租还是觉得肉疼。之前我跟房东随口抱怨,滨江区租房怎么这么贵,他说,“这边的人工资高啊。”
那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作为打工人,你就是别人盯着的一块肥肉,不可能靠打工完成财富积累,辛苦挣点钱,最后都交给房东了。让我余生都在一个几十平的房子里度过,光想想都要窒息,我享受不到其中的乐趣,也很清楚我不属于城市。
不租房的这五个多月,最后算下来也没省钱。五个月的房租才一万块,我买车花了7000,再加上各种工具,花销近两万了。即使这样,还是有一种胜利的感觉。
●享受雨天的车上时光。
住在车里的这段日子,我做了许多决定,一步步试探着走向未知的森林,发现没有那么难,我都可以做到。最近我在小兴安岭的林场买了一套农房,花了两万五,有卧室、厨房、客厅和一个小院子。林场曾经很大很热闹,人口慢慢向外流失,现在只剩300多户人家。这里的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钻石海一样,树木又高又直,我怎么看都看不够。
也许一无所有给了我勇气,我已经在最底了。很多人还有无法割舍的东西,但我不需要口红、护肤品、好看的衣服,不需要男人送的花,不需要生活在城市,没有多少欲望,所以也不受裹挟。我也会欣赏一个包的配色、做工,但一想到要去上班、花一个月工资才能买到它,我就不愿意要了,更重要的是我的感受,我的自由。
我想要的是到没人认识我的地方,风景中有一个我的安身之处,弹弹琴看看书,爬爬树逛逛山,捡点柴烧火做饭,养养小猫小狗,想干嘛就干嘛。
以前总觉得要存够多少钱,才能去做想做的事。两年前经历的一次电诈改变了我的想法,骗子说因为我申请过助学贷款,不想影响征信就得配合操作,结果我花了一年才把被骗的钱还上。现在虽然积蓄不多,至少够我快乐6个月了。感觉自己像一棵正在落叶的树,身上越来越空,却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