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 胆子太大了 全网的刀具企业掀起一股拍蒜热潮
2023-11-25 10:14:06就在张小泉焦头烂额之际,全网的刀具企业掀起一股拍蒜热潮,比如和张小泉齐名的王麻子,在直播间连续用菜刀拍蒜,阳江十八子则在直播间里刀拍鹅卵石,而利磨坊菜刀则用自家砍骨刀砍大树。
2023年1月30日,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共同公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中消协指出,张小泉作为以传统刀具闻名的老字号,其客服的回应,让消费者的朴素情感无法理解。该事件暴露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一些商家强推性价比畸低的产品,再通过所谓“消费者教育”完成收割闭环,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又有苦说不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张小泉发布公告称,张国标辞任董事长、董事等所有职务,且在离任后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与此同时,公司董事、副总兼董秘汪永建也决定辞职。
从公告披露的信息来看,二人的任期原本应持续到2024年5月,如今却同时提前17个月离开。
对于离任原因,张小泉也没有披露更多的信息,仅表示“工作调整”而已。
再被责令整改
“断刀门”事件发生后,张小泉不仅口碑遭遇逆转,业绩也出现波动。
2022年,张小泉实现营收8.27亿元,同比增长8.75%。要知道,在2018-2021年间,张小泉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0.15%、18.03%、18.23%、32.81%。
营收增速越来越慢的张小泉,盈利能力也出现了下滑,当年实现净利润4149万元,同比大降47.30%,接近“腰斩”。
事实上,张小泉的销量在去年是有明显增长的。财报显示,去年公司生活五金制品的销售量由2021年的5566.6万把上升至8109.88万把,足足增加了45.69%。
销量大增之下,净利润却为何大幅下滑?对此,张小泉在财报中解释,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下行态势下,部分区域出现消费降级现象,公司销售受其影响,中低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再叠加去年单价较低的纱剪销售量同比增加519万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拉低了平均销售的单价,造成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增长低于销售量的增长。
进入2023年,颓势依旧在延续。张小泉10月26日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5.66亿元,同比下降13.78%;净利润927.18万元,同比下降77.41%。
在业内人士看来,刀剪产品属于耐用消费品,更换周期长,注定了复购率不高。
张小泉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近年来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矩阵布局,在以刀剪具产品为主线的基础上,成立了厨房五金事业群和家居五金事业群。
不过刀剪产品依旧是绝对的营收主力。今年上半年,刀剪具类目为张小泉贡献2.41亿元的营收,占到公司总体营收的64.44%;厨房五金类目则拿下0.90亿元的营收,占比24.06%;家居五金类目则拿下0.39亿元,占比10.43%。
近日,张小泉还被责令整改。11月8日,商务部等五部门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其中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张小泉”品牌位列“附条件通过”一栏。
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规定,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附条件通过”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逐一提出整改要求,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细化具体措施、明确完成时限(不得超过6个月),及时跟进督促相关工作进展。
不仅如此,在企业整改完成后,各地要实地查验、认真核实整改结果,对整改到位的出具“通过”建议,对整改后仍不符合中华老字号有关要求的出具“不通过”建议,并于2024年4月1日前向商务部报送。
就整改原因及整改措施,中国新闻周刊向张小泉求证,对方并未正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