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雷娱乐网 奇闻异事

星舰试飞再失败:被迫触发自毁功能 扬起人类走出摇篮的梦想之“帆”

2023-11-19 09:29:42

  根据公开信息,此次在围绕“星舰”的所有升级中,最重要的包括建立了钢板洪水冷却系统、热级间分离系统、飞行终止系统。钢板洪水冷却系统主要为了散热。“星舰”首次发射时,数十台发动机喷出的热量导致发射台严重损坏。二次发射前,在发射台底部增加了该系统,可以从发射台下方喷水,以分散发动机能量,保护发射台的基础设施。所谓热分离,就是一级系统还未关机时,下一级就进行点火分离,从而简化设计。“星舰”首飞时,试验箭采用了冷分离方式。二次发射时,SpaceX将把“星舰”的级间分离模式改为了热分离模式。飞行终止系统则是为火箭配置的一种自毁系统,目的是保护火箭靶场和飞行过程人员和资产的安全。二次试飞前,SpaceX也进行了该系统的再设计。“这三项技术非常重要。比如,热级间分离系统不仅可使火箭不同层级之间连得牢靠,还能分得干脆。配合改进后的飞行终止系统也相当于给火箭增加了一个逃逸塔功能,还能确保未来航天员在飞向太空时候的安全。”张传军表示。此次试飞过程中,虽然又失败了,但有网友总结“一级完全没熄火, 一二级热分离成功,和上一次相比,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认为,快速迭代试错的路线是SpaceX的一大特点,但这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基础,并能在每一次的失败中充分吸取教训。不过,这种利弊很明显的发展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公司。

大推力火箭值得更多期待

星舰试飞再失败:被迫触发自毁功能 扬起人类走出摇篮的梦想之“帆”

  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梦想,而进入太空的关键之一则取决于运载火箭。放眼全球,除了SpaceX的“星舰”之外,多国竞相研发推出大推力火箭,渴望靠着“大力出奇迹”飞向更远的深空。将载荷送入近地轨道(距离地面2000公里内),是衡量火箭能力的重要指标。就SpaceX而言,在“星舰”之下,“猎鹰9号”是世界首款起飞级可重复使用火箭,近地轨道运力达22.8吨,曾将各式卫星送上太空,也将“龙”载人飞船送往过国际空间站。同时,2018年,由3枚“猎鹰9号”火箭捆绑而成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横空出世,将一辆特斯拉送上太空。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3.8吨。迄今为止,猎鹰重型”一共进行过八次飞行,最近一次发射是今年10月,将NASA 的“灵神星”(Psyche) 探测器送上太空。在“猎鹰重型”能力之上,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太空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运力可达130吨。2022年11月,SLS首飞,正式拉开了以重返月球为目标的“阿尔忒弥斯”任务帷幕。但发射一次SLS成本高达41亿美元,面临高昂成本争议。此前,负责审计NASA项目的美国监察长办公室提交的评估报告认为SLS项目“不可持续”。另外,俄罗斯航天公司设计的“叶尼塞”重型运载火箭,作为俄罗斯载人登月和兴建月球基地的关键运载工具,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在100吨左右。不过此前传出消息,该款火箭因计划修改已暂停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