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雷娱乐网 奇闻异事

原来普通话是河北方言 从普通话看历史

2023-11-19 09:15:14

  滦平县的明长城

  从此,滦平再没有人居住,原来的方言就消失了。

  清朝建立后,满人入主北京,开始积极学习汉文化,也学说北京话,不过其中也加入了满族语音要素。

  滦平的大清皇庄

  而相比北京,则因受到外来人口影响,加上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经过新文化运动,北京人生活及其语言都发生变化,这时候北京话反而不如滦平口音纯正了。

  建国初,国家要建立一套通用语言规范体系,经深入调研,发现滦平的北京话最纯正,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滦平采音的故事了。

  说到这里,聪明读者就明白了,所谓的普通话其实就是官话,就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的语言。

  正如滦平的方言,正因完整保留了首都所在地——北京的语言,所以才被国家选入普通话。

  那么,如果按这个规律来算,中国古代历朝的普通话又都是什么呢?

  “普通话”随都城改变

  中国官方语言数次更迭

原来普通话是河北方言 从普通话看历史

  中国各朝代官话多次更变,因定都、政权变迁等因素在不断变化,都城在哪里,哪的话就是当朝官方语言,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这也方便于各地人的互相交流沟通。

  西周社会是古代中国文化制度的奠定时期,西周的首都洛阳话就成了当时的标准音。

  西周先秦的“洛语”,就成官语,美其名曰“雅言”,它也是以后中国各朝代国语的基础。

  古代洛阳, 九朝帝都

  秦朝后来统一全国,具体用什么语言无法考证,据估计就是西安一带的关中话了,至于怎么发音,可以参考陕西的秦腔。

  刘邦推翻了秦朝,当然不能以“秦人之腔”为官话国语了,汉朝就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洛语”是两汉的普通话了。

  但可以想到,这发音一定有关中语的特点。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东晋迁都建康(今天的南京),承袭汉代,还以洛语为国语,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为南朝沿袭。

  南京话就成了国语了,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今天南京,古之金陵,六朝古都

  到了隋唐,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在以南京话和洛阳话雅音为基础正音,形成长安官音——“秦音”。

  唐承隋制,西安话“秦音”就是国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