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经历“过山车”行情 远郊市场冷热不均 去化难度大
2023-11-11 09:51:44从中介的反馈和实际成交行情来看,市中心房源交易周期普遍较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许多房源出现大量降价竞争。如今的市场,每一套出货房源都是在以价换量。
中介在街边放置的房源广告牌
二手房市场的价格博弈也越来越激烈。
变化首先来自中介朋友圈,每天都是特价房源的信息轰炸,有的房源甚至一天一个价。
其次是房东,由于找不到买家,纷纷开始竞价,有些房东是真的舍得 " 自刀 ",本来总价就不算太高,还动辄 " 砍 " 个几十万元。
中介在朋友圈打出降价的广告
" 二手房价格杀得实在太狠了。买家都是照着原价的 20% 来砍价。" 资深房产中介张宏超表示,新政之后,看房人数明显增加,但热度仅仅维持了不到两周时间。
近期所有的二手房几乎都是低于市场价成交,二手房砍价基本都是 20 万元起,有的房子卖了整整一年,期间经历多次降价,依然无人问津。
张敏最近就经历了这样 " 割肉痛 " 的卖房过程。
今年 3 月,他将名下一套位于闵行梅陇板块的 2 房挂牌出售,房屋没有明显缺陷,也靠近轨交。一开始张敏将挂牌价定在 340 万元,半年时间,始终不见起色,张敏有点等不及了,便想降价快速卖,但当下的市场行情不打到 " 骨折价 ",难有客户上门,一咬牙,张敏直接将价格定在了 300 万元,折合单价 5 万元 / 平方米,最终得以成交,这一价格已经远低于该板块的成交均价。
在售房源所在小区
中介表示,目前市面上能够成交的都是性价比高的房子,这类房源往往要低于市场价 20% 以上,才能吸引到买家。
2013 年,刘明在浦江镇某小区买了一套房, 2022 年,因为置换需要,刘刚打算将房产出售,彼时的挂牌价为 800 万元,此后挂牌近一年多,依旧没有成交。
" 鉴于现在的市场行情,中介让我将价格直接调到 600 万元。" 这个价格远低于刘刚的心理价位,但中介表示,价格不降到位,就无法打动客户。最终,经过几轮拉锯,刘明降价 30%,将价格定在了 620 万元,附加一个车位。
类似刘刚这样的情况并不少," 不降价卖不掉,降价不甘心 " 也让房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除了降价,有的房东甚至在亏本卖房。
王华的房子位于徐汇华东理工板块,他于 2016 年买入一套 90 平方米的 2 房,去年 10 月份,他所在的小区成交单价一度达到 6.6 万元 / 平方米,成交价接近 600 万元。今年同样户型的房子,单价已经降到了 5.7 万元 / 平方米。
最终,王华的这套房子以 510 万元的价格成交。签完合同,王华的脸色极为难看,不到 6 年时间,算上这几年的房贷利息,王华几乎将当年买房的首付全亏了。
现在二手房价基本已经降到了 2019 年左右的水平,二手房也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
现阶段,房东诚意满满,普遍愿意降价卖房。有的房东为了尽快卖房,还亲自写推广文案,帮客户出室内装修图。但到了买家这里,依然持观望态度,买家普遍认为,现在的房价还远没有见底,因此不会轻易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