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杀子凶手求情 15年后她仍未被遗忘 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
2023-09-10 10:13:48虽然觉得儿子有点“吹牛”,但她和老伴对这“小两口”都非常满意。在征得两家人同意后,马刚准备和女友在2008年春节后正式结婚。
正房的西房,就是梁建红留给儿子当新房用的。梁建红的丈夫老马是个不善表达的人。儿女们更愿意和爱说爱笑的梁建红相处,性格也更相像。26岁的儿子每次回家,还经常搂着妈妈的脖子,撒个娇亲得不行。
几年前,村里的煤炭经济不景气,马刚便去山西打工。2005年,又随同学去了北京。梁建红对他的惦记与日俱增。有一年过年回家,马刚挺着胸脯,递给妈妈看他的名片,是保安公司的业务经理,梁建红那晚的嘴角笑到发酸。
每次从北京回来,马刚都给爸爸买好多当地买不到的酒,红的白的都有。也会给妈妈和妹妹买很多衣服,有的衣服因为号码不对穿不下,梁建红会把孩子的这些“心意”叠起来放在柜子里,想儿子就拿出来看看。其中有件大红色的外套,她准备着减肥后,在儿子婚礼上穿。
梁建红的女儿莎莎在邯郸市里打工。马刚一回家兄妹俩就会开玩笑,一打一闹之间,老马会倚在院子一角,一面细听这份喧闹,一面打量着未来有了孙子,房子该置办哪些物件……
儿子惨死街头 “准儿媳”做掉孩子
电话铃声打断了梁建红的回忆,是马刚的同学。“他在北京跟人打架,受伤住院了,你们赶紧过来吧!”
梁建红和丈夫相互搀扶着走进北京四季青派出所,半小时之前,他们得到了儿子的死讯。警察告诉他们,凶手叫宋晓明,是马刚的工友,也是同乡。
2006年,宋晓明来到北京后,就一直跟马刚工作。他看见马刚经常帮助别人招黑保安,或者帮展销会发个传单,就帮他干活。工钱原来也不欠他的,但这次欠他560元工钱,一直没给。
快过年了。母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离婚嫁给了别人。几年前,父亲去世,姐姐远嫁江苏,河北老家只剩下奶奶和19岁的弟弟。作为家中的长子,宋晓明和姐姐约定今年一起回家过年。而拿不回工钱,他没法回去。
他摸了摸别在腰上的刀,每次要钱都被马刚拒绝,他心有不甘。这次他买了刀,“想吓唬吓唬他,把钱要回来。”
马刚来了,跟他解释,老板拖欠他数万块钱工资,自己也憋着一肚子火气,让他再等一等……可年关不等人,两个人争执了起来,宋晓明急了,拿出刀捅了马刚大腿一刀,马刚想要夺刀,宋晓明又拔出来,接连朝对方捅了十多刀,直到看见马刚倒在地上,胸口在流血……
宋晓明害怕了,他冲上去用手按住马刚的伤口。“救命!救命!快打120!”宋晓明哭喊着借了路人的手机打了120。马刚在他怀中没了呼吸。
听完经过,老马扶着梁建红,双眼哭红了,平日里寡言、老实的他狠狠地说了句,“一定要让他(凶手)偿命。”
在儿子的暂住地他们发现了几张欠条。她和丈夫拿着欠条,一家家公司去要债。有人因为马刚的死不认,老两口实在了一辈子,也不愿多磨,便悻悻离去。
走过望京的一家商场,梁建红瞥见镜中的自己,吓住了。一夜之间,她原来的黑头发花白了大半。
他们见到了“准儿媳”小倩。此时,她已经有了两三个月的身孕,梁建红又喜又悲。她就开始苦苦地哀求小倩,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给他们马家留个后。“我这辈子都感谢你,只要你把孩子生下来,不用你养,我们来养。”
梁建红的哀求让小倩动容。她答应老人后,被赶来北京的父母带回了河北老家。
很快,到了元宵节,窗外炮竹声不断,家家相互道喜,可梁建红的家里却没有丝毫的喜气。
炉子里的煤已熄灭了大半,灶台上的锅也是凉的,老马坐在小板凳上轻轻地叹着气。电视里的晚会就这么放着,没人看上一眼。
梁建红坐在床上,翻看着儿子的照片。几个邻居进了门,送来吃的,她们每天都来陪着梁建红说说话,陪着她流眼泪。
小倩打来电话,拜完了年,欲言又止。“阿姨,我对不起您,我把孩子做了。”她在电话里开始哭,梁建红的泪也流了一脸,“阿姨,我也想把孩子生下来,但是我妈不让。她担心会影响我今后的路,怕人家说我没领结婚证就生个孩子。阿姨,您原谅我吧。”
放下了电话,老两口顾不得一旁的邻居,抱头痛哭。哭了一阵,梁建红安慰老马,“咱要理解孩子,她如果是我亲闺女,我也不乐意让她不结婚就生个孩子。”老马红着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人数次到北京讨薪 “老板不欠钱,儿子就不会欠工钱,不会死!”
秋天,北京的街景萧瑟,2012年11月6日,海淀区杏石口路西平庄车站旁,头一夜寒冷,银杏树的叶子带着淡淡的湿气片片凋落,在地上积起厚厚的一层。
站台上,花白头发的梁建红拖着患病的腿,倚在贴满广告的电杆上候车,各式出租信息、招工广告贴满了一旁的站牌,让人目眩。她盯着头上一份“招聘保安,日薪50元”的小广告出了神。
4年前,就是在这里,梁建红儿子马刚的解释没能挡住刀锋,生命就此淹没于都市的喧闹。
她把头埋进胸口,紧握住腰间的小黑包,里面一张粉色的收据,正是导致马刚死去的源头,也是从他倒在血泊时身上留下的。
梁建红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从河北邯郸老家进京讨说法,但每一次都无果而终。
4年的时间里,她没有放弃,哪怕路费开销早已超过2000元的债务本身。她在北京苦苦地找寻欠薪老板,誓为死去的儿子讨个说法。“老板不欠钱,儿子就不会欠工友工钱,就不会死!我咽不下这口气!”
老板早已不知所踪。其实早在4年前,她是有机会讨回的。马刚死后3天,儿子的工友告诉梁建红,马刚生前打工的朝阳区“望京一号”欠其几千元工钱,导致他没钱给工人。梁建红夫妇在工友和邻居的陪同下,9人一同去讨债。
途中,工友提醒梁建红,“不能哭,更不能提马刚死讯。”见面后,工友向负责人魏总表明来意,称马刚出了车祸急需用钱,让其父母前来代结工钱。
魏总听完,忙让会计清账。会计一翻账簿,说还欠马刚4500元。魏总倒也爽快,“那就全给他们吧。”
而此时梁建红难抑丧子之痛,感激得当场落泪。魏总见状,上前打听马刚的状况。
“你别问了,我儿子死了,让人捅死了。”梁建红说完,魏总愣了一下,“啊,死了?”
梁建红没想到,自己的哭声会将整个事情逆转。魏总当即起身,扭头朝身后的会计一摆手:“只给2500元。”
在场工友随即和魏总吵了起来,最后还是一辈子忠厚的梁建红主动妥协,拿钱走人,一个是怕惹事儿,另一个是怕最后连2500元都拿不到。
梁建红后来很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强硬一点……”人行道旁,她无助的哭声喝住了周遭的嘈杂,路人侧目。
哭过之后,梁建红不得不擦去眼泪,把执念留在北京,回到北侯村继续熬日子,等待下一次来京的机会。
人们都说时间是治愈伤痛的良药,但在梁建红身上却不见成效,反而对孩子的思念有增无减,甚至连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
不满原谅凶手 一向疼爱自己的丈夫突然拎着板凳朝她头上砸来
瑟瑟秋风中,梁建红扛着包,埋着头回到了北侯村,犹如铩羽而归的败兵。但在村口,围满了迎接她归来的人群。
梁建红宽恕杀子凶手一事传开后,鲜少有外人到来的北侯村迎来了一批批远客,记者、慈善家、导演纷至沓来。他们犹如对待英雄一般拥着梁建红。
而等大门关上,家人们对她却是冷漠态度。女儿一气之下干脆在城里住下,很少回来。即便回来也是猫在自己的屋里,不吃饭的时候不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