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雷娱乐网 奇闻异事

蒙牛伊利之间杀出个33亿黑马 奶酪的故事还能怎么讲?

2023-03-03 20:40:07

  一个事实,中国人还没有吃奶酪的习惯

  一个事实是,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人还没有把吃奶酪当成一种饮食习惯。

  2021年,中国奶酪人均消费量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8.9%,是韩国的4倍多,但从数字来看,奶酪消费还不日常——2021年,中国奶酪人均消费量为0.2千克,不仅比欧美国家的人均消费量低得多,也低于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韩国。

  DT财经的受访者,95后张晚吟(化名)就提到,自己因为看了零食博主的测评视频购买了妙可蓝多的芝士片,夹在面包片里当早餐,又被社交媒体上的烹饪笔记种草了马苏里拉奶酪,打算买来做披萨。

  尽管这些购买行为最后都被归结为“幻想美好生活的冲动消费”,因为买回来就没怎么吃过,但张晚吟也不得不承认,奶酪确实很好吃,只是自己没有吃它的习惯,而且“吃得场景很单一”。

  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奶酪的主要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35岁以下的年轻人,相对来说,他们学历较高、消费力较强,关注饮食健康、而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也就是说,目前为止,在中国,奶酪的消费群体相对窄,而且这群消费者,除了少部分有海外经历的人习惯吃奶酪制品,其他人则倾向于把它当成一种新鲜事物,而非日常饮食。

  逐渐发展的奶酪,是乳制品行业的 “缝隙”

  不过,市场不大并不算太大的问题,一个行业如果能把细分品类或者针对特定人群的品类做到天花板,也会有相当强的盈利能力。

  事实上,奶酪在中国的发展不是近几年的事,早在1985年,北京三元已经掌握自主奶酪加工技术,并生产出第一块国产奶酪,而如今的“中国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也并不是最早一批做奶酪的企业。

  2001年,妙可蓝多前身广泽乳业成立,当时中国液态奶和奶粉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广泽乳业作为吉林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企业愿景是实现液态奶年产30万吨,成为东三省第一品牌。

  但问题是,当时,蒙牛和伊利占据着中国液态奶大部分的市场空间,地方乳企在巨头之下日子并不好过,要么走差异化,要么只能面对消亡的困境。

  液态奶的市场广阔,但在巨头的阴影之下,竞争也十分激烈。

  这时,广泽乳业创始人柴琇第一次留意到了当时大企业还无暇顾及的小品类、被称为“奶黄金”的奶酪。

  2007年,柴琇跟随政府考察团到法国参加世界食品博览会,在乳品展厅看到了上千个品种的奶酪,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奶酪有这么多的吃法,原来牛奶可以做这么多的产品”。

  此时,国内的奶酪市场基本掌握在外国品牌手中,奶酪贸易商很难盈利,销售收入很少,因此广泽乳业选择先在场外观望。

柴琇回忆,广泽乳业曾经做过两次市场调研,发现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奶酪没有第一品牌,她认为这里面有巨大的商机,于是在2015年,广泽乳业收购了生产餐饮类奶酪的公司妙可蓝多和达能上海工厂,2016年聚焦奶酪业务上市,并在2019年正式更名为妙可蓝多。

蒙牛伊利之间杀出个33亿黑马 奶酪的故事还能怎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