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试飞再失败:被迫触发自毁功能 人类将去往何方?
2023-11-19 09:30:00北京时间11月18日晚21时左右,美国SpaceX(太空探索)公司的“星舰”超重型火箭点火升空,进行第二次入轨级测试飞行。本次试飞计划飞行90分钟,“星舰”飞船首次到达了太空,但发射约10分钟后失去了联系,其自毁系统被迫触发,试飞被宣布失败。
当地时间1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的“星舰”超重型火箭发射升空。(SpaceX公司网站直播画面截图)集无数“之最”于一身,“星舰”是目前人类研制时间最短、体积最大、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寄托着“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把人类送上火星”的梦想。除“星舰”之外,中国长征九号等大推力火箭也在研制过程中。人类为何要追求更大推力运载火箭?茫茫宇宙,有了大推力火箭,人类将去往何方?
“星舰”二次试飞又失败
总高度约120米、直径约9米,从外形上看,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运载火箭“星舰”,相当于一栋30到40层高的大楼。它实力剽悍,起飞质量约5000吨,完全重复使用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50吨;一次性使用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0吨。据SpaceX官网数据,“星舰”火箭系统由两级构成,第一级为“超重型推进器”(Super Heavy),第二级为“星舰”飞船(Starship)。其中,“超重型推进器”配置了33台“猛禽”发动机,可产生最大7000多吨推力。在设计上,“星舰”两级都可重复使用,还可以在太空中加注推进剂,以实现更长的太空飞行任务。2018年首枚飞船启动样机制造,2023年4月进行了首飞。因强大实力,在研发过程中,“星舰”始终备受瞩目。然而欲速则不达。此前“星舰”首次试飞时,起飞后,一级火箭的33台猛禽发动机中,有3台没能成功点火。140秒时,箭体异常旋转,速度加快,火箭开始翻滚失控。起飞239秒后,火箭在空中发生爆炸,首飞任务失败。首飞失败后,SpaceX对火箭和地面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测试工作。有媒体报道,此次发射前,马斯克曾表示,SpaceX已对“星舰”进行了1000多处改进。“SpaceX团队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进行了大量升级改造,想必也是用尽了所能想到的技术、方案和智慧。” 著名空间技术专家、航天科普作家张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