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正式确诊为××”为何能火起来 产生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
2023-07-09 10:15:32网络梗本身没有原罪,关键是舆论的偏爱与追逐,进行着高分贝、无脑化的重复与强调,这就难免让人厌倦。本质上是制造了一种拟态环境,这并非真实的生活空间,而是人为制造的话语系统,有人会感到低幼、无脑乃至矫情、肉麻,也丝毫不奇怪。
当然了,并不是说使用网络梗有什么问题,网络梗本身也是一种狂欢,是一种解构性的精神释放。只不过,当一个网络梗出现后,大大小小的舆论单元,从普通网友到机构账号,都如获至宝般蜂拥而上,这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某种“贫瘠”——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只能在网络梗中捕获些许灵动。
就像此前的“挖呀挖”,起初是网友自发参与的玩梗,但随着一些带认证的政务新媒体也开始进场,反倒遭到了不少反弹和批评。这或许是公共理性的反思,玩梗本质上仍属于一种语言泡沫,不能全盘否定泡沫,但显然如果舆论完全围着网络梗来建构,至少是缺乏深度和韵味的,难以让人满意。
不知道“被确诊”的网络梗还会流行多久,或许还没有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久。就像酷热的天气期待降温,过热的网络文化有时也需要冷水浇头,理性和冷静,才能创造一些更持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