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套路百出 珠宝成假货重灾区 直播间的套路,不止售假
2023-11-06 16:08:11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帝王绿”为翡翠中的稀有品质,价格少说千万元起步。而在老兵翡翠直播间,这种品相的手镯虽稀有,但几乎每天都能出现,主播表示,“昨天6个小时才一共拆了4个帝王绿。”
记者多番询问直播间所售是否为天然翡翠,主播和客服表示“支持复检”。3月15日晚间,“老兵翡翠”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已过百万,贝壳财经记者看到,多名用户询问“这是翡翠吗”“证书是A货吗”,主播并未予以回复。在该账号店铺主页,粉丝数为1.5万,店铺资质一栏显示为14377元。
文字游戏
以为是瑕疵品处理甩卖,到手却是化学加工的染色翡翠
“比如说衣服,大减价处理,那衣服里不可能会包含有害物质,处理的问题可能就是线头多,对吧?”张玉(化名)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近日在两家店铺购买了4件翡翠饰品,单价低的500元,高的3000元。下单时,其中一家直播间显示“瑕疵处理翡翠”,主播表示所售均为“正宗缅甸翡翠”。然而,张玉在专业机构检测发现,收到的产品为翡翠(处理),并显示表面结构被破坏。
在翡翠行业,“翡翠(处理)”意味着该产品并非天然翡翠,或者可以称之为假货。翡翠(处理)通过人工漂白、酸洗、注胶、染色等进行美化,经过一系列化学加工步骤后,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入手镯,长期佩戴有碍健康。张玉表示,她所理解的瑕疵是指出现纹裂、棉质等,而“处理在一般人理解中就是大减价”。
前后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平台介入下张玉得以退款,但商家并不承认售卖假货,邮费、检测费用均由张玉自行承担。
贝壳财经记者检索瑕疵处理翡翠,看到多家直播间在售产品,当询问是否为A货翡翠(即天然翡翠)时,主播多表示“支持复检”。
除了陷入“文字游戏”陷阱,还有消费者在买到经过漂白染色的“翡翠”后,陷入维权难。
今年初,沈女士在“缅先生翡翠高端私人定制”直播间购买了5单翡翠产品,其表示商家承诺为天然A货翡翠。收到第一单珠子后,沈女士觉得不对劲,“实物很假”,经鉴定中心鉴定,其为经过浸泡染色处理的翡翠。
鉴定结果。受访者供图。
近日接受贝壳财经采访时,沈女士未能成功退掉到货的第一单产品,“平台表示,他们对翡翠的规定是B货、C货也是翡翠,不算假的。”记者检索相关店铺,发现已更名为“缅先生工厂瑕疵处理私人定制”,店铺主页显示为新开店铺,资质一栏为1000元。
翡翠爱好者王女士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其常年在线下购买收藏翡翠,由于觉得线上产品种类更丰富,今年2月,其关注到了“A强兄弟翡翠”,随后添加微信进行联系。
多次斟酌后王女士以一万三千元的价格买下一块品相较好的手镯板料,由对方打磨、抛光制成手镯。到货后,她发现镯子的种水、颜色皆与对方发来的视频不一致,最显眼的是预定59的圈口变成了57。
虽然确实为A货,“但这个镯子没有种水,价格是不值钱的地摊货。”王女士发现,如今该账号已注销,且由于未通过平台交易,她只得选择报警。
不止售假
收“工费”赚“邮费”,删链接、销号跑路
直播间的套路,不止售假。
在北京一家经营了30年的翡翠店铺,店主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有同行朋友在做翡翠直播,据介绍,有直播间退货率高达95%,从中赚取的主要是寄收货品费用,“直播间给你寄货花钱,你要不喜欢了退货,又是花钱,你别看一个人一二百,你想想多少人啊。”
买到处理翡翠的沈女士则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其当时下单购买了5单产品后,商家以“工费”为理由收取红包,每单约200元,在聊天页面以发红包形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