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计划生育科”里的已婚女性 “计划生育”的责任也同样需要落在家庭上
2023-04-03 16:15:46造成胎停的原因复杂多样。除了慢性病、剖腹产外,过往经历的重复流产也是胎停的重要原因之一。程利南认为,由于曾经性教育的缺失,许多女性不懂得避孕,甚至将“人流”作为避孕手段之一,一旦怀孕就去流产。而现在,当这些女性想要生育时,过去重复流产带来的并发症会很容易使她们发生胎停。
临床上,一位女性一生中做过两次及以上人工流产,就称为“重复流产”。《中国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水平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指出,世界每年大约有9900万非意愿妊娠,其中56%以流产告终。按全球每年流产数量为5590万估计,每千名15~44岁育龄妇女流产次数约35次。
而在中国,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工流产数量仍然巨大,每年人工流产例数在900多万例, 其中约有50%是重复人工流产,已育者平均重复流产次数是未育者的1.171(1.098-1.249)倍。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人工流产总数将稳定在每年970万左右,人工流产率约为27‰左右。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重复流产外,如今,这些女性的年龄普遍超过35岁。程利南表示,胎停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当时的第一波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女性,都想赶这个时间怀孕,我们在临床看到很多40岁甚至45岁以后再怀孕,其中有一半的人是胚胎发育不好的,是容易胎停的。”
一位妇产科大夫回忆说,自己认识一位女性,45岁了想要二胎,“拼了老命好不容易怀孕,结果流产了。”这名妇产科大夫记得,她得知消息后,哭得“一塌糊涂”,后来也没再怀过孕。
让“计划生育”回归本义
来计划生育科“上环”的女性变多了。
“上环”指在女性子宫内放置宫内节育器,俗称“节育环”。在近年来很多中文报道的叙事里,“节育环”是独生子女政策下女性身体遭遇“禁锢”的枷锁。许多年轻独立的女儿带着妈妈进入医院,取出体内埋藏多年的节育环,象征着两代女性在多年后,共同拿回属于自己的身体和生育主权。
但女性自我意识进步、性教育普及的当下,“上环”和“取环”的象征意义反而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其实际意义——它不再与时代和政策挂钩,只是回归了其作为一种经济的、高效的避孕手段的本质,供女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