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倒闭潮来袭 露营的生意正变得艰难
2023-03-30 15:49:33而连续小半年赚不到钱,是周旗关闭露营地的直接原因。
去年年底,有同行在微信群中感慨,“露营地越来越多,客人越来越少,明年生意怕是不好做喽”。还有人低价出售露营装备,称“太累了,干不动了”,原价一千六百多元的帐篷只卖300元,周旗心动了。最后,几位北方地区新入局的营地主买下了装备,现在他只庆幸,当初没有冲动“接盘”。
在今年客流惨淡的日子里,不少营地主会打价格战揽客,“帐篷肯定是没以前贵了,大家还都在免门票”。
周旗在微信群中看到的生态,正是露营行业的缩影——入局者正在飞速增加,出局者也层出不穷。《2022中国文旅露营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国内露营市场总体规模可达1781.4亿元,而2019年,这个数字还不到200亿。
创业者李海波为星谷营地投资了三千万,在钻研过露营行业趋势后,曾对“深网”表示过悲观的态度——从事营地行业的企业这几年飞速增加,到2023年预期会有20万家,但2024年,预计只剩2万家,“18万家都要被淘汰”。
一阵春风吹过,露营地兴衰交替,行业更迭残酷,李兴安就见证了身边小范围的露营地倒闭潮。在他入局的2021年,距厦门半小时车程的海门岛共有5家露营地,如今只剩1家还在营业。
当竞争变得激烈,需求反而下降的时候,一些原有的根本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比如土地性质问题,“很多荒地其实是耕地或保护用地,不能做经营活动,那4家露营地都是因此被拆掉的”。
而李兴安自己,也因为经营方面的问题,在3月初放弃了亲手打造的露营地。那是一片总投资共六七十万,附近有60亩桉树林,他说,是能看到海面由金黄色渐变为深蓝色的“梦幻之地”。
赚热钱,不容易
周旗当初进入露营行业的原因十分简单,“行业够热,做个生意赚点钱”。
他是温州本地人,有一份收入尚可、固定双休的国企工作,但在“搞钱”的浪潮下,他尝试过不少副业,“江浙地区讲究万事皆生意,家里住别墅的女孩,还做奢侈品代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