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河南小县城的全球钻石生意 帮助女性们实现钻石“克拉自由”
2023-03-09 19:26:09“我们这里的金刚石产业是以微粉加工为基础,培育钻石则是产业发展四十多年到今天,产生的一种新的产品。”柘城施诺德钻石总经理王文军向作者举例称,微粉之于单晶,好比面粉之于小麦,属于深加工过程,发展多年后,像力量钻石这类企业开始自己合成金刚石单晶。
王文军称,金刚石虽是个小产业,但是作为工业最基础的原材料,应用性非常广,国外有个指标,即每吨钢材所消耗金刚石的用量,就能代表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已知物质中硬度最高的材料,有天然与人造之分。这其中,质优粒大可以用于制作首饰的宝石级人造金刚石单晶,即为培育钻石。
追溯当地金刚石产业发展史,绕不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简称“三磨所”),这里早在1960年代突破“卡脖子”的国外垄断,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以及核心设备——六面顶压机。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在郑州三磨所担任工程师的柘城人冯金章,带着技术回乡创业,创办了全县第一家金刚石加工企业。这家工厂培养了柘城第一批熟稔金刚石合成技术与配方的骨干,工厂改制后,部分技术骨干开始出来单干,由此裂变出大大小小100多家企业。
这其中,就包括力量钻石董事长邵增明的父亲邵大勇。不过当时,这些散落县城各地的金刚石微粉厂均是家庭生产作坊,技术含量也并不高。
分水岭发生在2009年,柘城工业园区纳入了河南省180家产业集聚区序列,力量、惠丰等数十家微粉企业入驻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从微粉加工开始延伸到制品、单晶合成等上下游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