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3000万男性娶不到老婆 单身人口愈发增加
2023-09-11 16:07:37失婚多为男性、不婚多为女性
问:为何我国单身人口多,背后有哪些原因?
答:首先,从失婚人群,也就是被动单身的人群来看,主要原因是长达40年左右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偏高,失婚人口大多为男性。
出生人口性别比通常指年度平均100名活产女婴对应的活产男婴数,正常范围在105±2(女性=100)。按照人口的大数定律,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男性的死亡概率均高于女性,性别比随年龄增高呈现一条逐渐下行的曲线。出生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是由生物学因素所决定的自然规律,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值一般为105上下。
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出生性别比达到了108.5,高于了正常值的上限值107,从那以后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一直就在波动上升。到2004年达到了最高值 121.2,然后在国家的大力治理之下开始下降,2020年的第七次人口普差降到了 111.3,2021年的统计数据是108.3。
也就是说,出生性别比80年代初期开始偏高,到2004年达到最高峰值,然后开始下降。这和出生人口对应去计算的话,即从1980年到2021年,中国一共出生7.99亿人,这7.99亿人的平均出生性别比是114.4,按照105的基础来推算的话, 42年间男性比女性多出生了大概3400-3500万。
这意味着,至少中国有3000万以上的男人,如果想结婚,找不着中国老婆。因为过去42年,我们先天性地缺失了同等数量的女婴。如果要是按照年龄对等的原则来说,那也就是42岁以下的男性,少了3400万到3500万的女性。
对于主动的单身,也就是不婚,这是因为现代婚育观念的改变和家庭婚姻、家庭文化的变化,导致一部分人群不愿意结婚了,这个相对来说是女性居多,也有人把它单一的归为女性,我觉得这也是不对的,也有一些有条件结婚的男性,他也选择不婚,所以只能说女性居多,男性也有。
为何主动选择不婚?很多人把这个归结为是倡导男女平等的结果,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女性的自主能力、收入能力、教育能力、就业能力提升。女性自我实现的状况的改变,实际上导致了有一些女性真的就放弃婚姻了。
这些都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环境,也导致一部分人不愿意结婚。当然不是说不婚是不好的事情,这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结婚,无所谓好坏。未必人家不结婚将来日子就不好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不结婚将来没人养老,但实际上不结婚的人不养孩子、不养丈夫、老婆,存下来钱照样可以养老。
对于失婚和不婚的人群特征,有着全世界共同的规律。失婚的男性人口大部分是在社会的底层,而不婚的女性人口多半是在社会的顶层。所以这两个人群是配合不到一块的,英语叫 match 不到一块儿的。所以对于有很多人说让他们结婚,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