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碧桂园危机中的买房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3-08-28 16:07:34丈夫曾经在碧桂园项目工作过,认为碧桂园“现金流充裕、回钱快”,响亮的地产龙头名声更是一份有力的背书。经过一周时间考虑,夫妻俩买下了一套120平的四室两厅,首付四成,预计2025年十月交楼。曹海歆经营着一家个人的甜点工作室,常有回头客光顾,偿还每月贷款并不算负担。
得知碧桂园没有按期支付债券利息的头两天,曹海歆心里不太舒服,上网搜索,无一不写满了焦虑。各地施工进度不同,有的交房远在明年后年,有的就等室内精装完毕,有的每日去工地看,有的抱着希望求证“房子应该能按时交吧”。同质的负面信息让曹海歆感到难受,干脆不再看相关新闻,选择“躺平”——“事情已经出现,个人的力量也解决不了,不如该吃吃、该喝喝。”
碧桂园瞄准的买房对象,不少都是像曹海歆这样,是各个三四线城市里的新中产们,他们有着不稳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于许多掏空“六个荷包”,为刚需买下期房、盼着入住的人来说,无论是延期交付,抑或是更坏的结果,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相比之下,对曹海歆这样本身就有两套房的人来说,心态还算是相对平和,她觉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晚两年交房"。
打气
同一时刻,焦虑传导到了碧桂园的售楼处内部——很显然,卖房变得更难了。
赵程是河北邯郸下辖县城的碧桂园楼盘的销售主管。大盘已清得差不多,剩下零星几个户型在卖,售楼处门可罗雀,冷清得像大厅里开到16度的空调。销售们如同跟着楼盘营业来去的候鸟,多数已经被调走,留下赵程一人,作为主管负责交房产证等后续收尾的工作。
碧桂园无法支付负债消息传出后,赵程接到通知,“还没卖出的几套大平层户型的房源暂停销售,等风波过去再说”。
伴随销售暂停的还有业主们纷至沓来的电话。他所处的县城在邯郸市经济排名靠后,碧桂园是唯一一家进驻的大型房企,楼盘定位为改善型住房——在过去的近十年里,碧桂园把房子盖到了许多类似的县城中。碧桂园出事后,由于许多业主长年在外地工作,无法赶来现场亲自督工,为了让业主放心,赵程用抖音搞起直播,“业主想看哪个楼就直播哪个楼”。
离销售处不远就是工地,赵程隔着落地窗户就能望见。看到工人们在施工,时不时能听到叮叮砰砰的声音,“就说明就没问题”。除了直播,他还会在企业微信实时更新工程进展,业主们关心的外墙、瓷砖、绿化等都有相应的进度说明。
面对业主的不安,赵程选择如实承认,“碧桂园正在经历最大的一次风波”。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总体经营不善,亏损约450亿,销售端难以卖出房子,回款坎坷。
作为销售,赵程对“房子难卖”深有体会。
他所在的楼盘于2020年底开盘,2021年动工,建几栋卖几栋,陆续售卖了两年多。每次开售,销售们都有固定的KPI业绩,考核严格,下班时间通常在深夜十点之后,“有的人会压力大到哭”。
今年房地产市场行情继续走低,房子卖得愈发吃力。为了促进销售,房价从开盘时的6600元到7200元的区间,下调至6000元出头,并附加九八折,再叠加“交定金立减5万”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