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爷”摆酒卖地 开发商整不动了 土地市场正上演冰火两重天
2023-07-04 15:37:32另一家总部在深圳的央企也密集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省、市“一把手”。和以往只是循例拜访不同,今年以来,不少省市级官员到访会备好项目来,“董事长和一市长正座谈呢,市长突然拿出一份地块资料,逐块地介绍,希望公司过去投资”,该央企高管表示,公司会酌情参考地方政府的诉求,但最终拿地还是要精确地算账,收缩是必然的。
据经济观察网了解,很多城市土地部门正在研究如何不动声色地降地价和房价,比如不降低明面地价,但在土地款分期、引进教育和交通配套、调整规划等方面做工作。
一家TOP10房企投资负责人向经济观察网透露,合肥等地政府会协助房企引进优质学校,而今年有很大部分购房者买房会更看重学区的保值增值属性,在地价不变的基础上增加配套,能提高项目流速。
多数城市在土地款首付比例、支付周期上让步,如西安,土地保证金付20%,拍地后一个月内签合同,一个月内交30%,签订合同之后的一年内交50%,但有一个硬性条件:申请预售证前必须缴清全部土地款。
即便是一线城市,一场招拍挂背后也暗藏斡旋和智慧。一家央企投资人士介绍了6月一场平静的土拍背后暗藏的多方角力。
一般来说,政府为避免流拍,会先挂一个预公告,如有房企询问,土地部门会私下透露其底价大概多少钱。土地部门会先算出一个成本价,逐个询问几大央企和还有能力拿地的房企投资负责人能接受的价格,几乎每家都会“婉拒”,称“这个价格算不过账”,经过好几轮沟通,确信每家都不愿意以预期价格摘牌后,土地部门才会酌情降价。
前述央企投资人士透露,一幅地块上,土地部门找了中海、华润、招商、保利等央企沟通,其中一家央企开出条件,一是降地价,二是提了很多规划类条件,如报规上增加阳台赠送面积,这样其得房率会比其他房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