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的清华学生谈回乡做公务员 清华为他免除学费
2023-05-07 15:31:202019年8月底,作为大一新生的林万东来到清华大学报道。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清华大学,一切还不算太过陌生。他没带太多行李,一个人摸索着坐地铁到学校,又独自一人办齐报道手续。
刚上大学的林万东。图/清华大学
考上清华后,因学业压力,林万东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和同学相比,他来自云南的一个小山村,教育资源和学术训练都很缺乏。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既客观却又无法改变的事实。
“很多来到清华的同学都是天才,而我却绝不可能称得上。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庸才,只不过高考成绩好了点而已。”他几乎是勉强地挤出一丝苦笑。
上大学后他才发现,身边的同学早已参加过各种各样的编程竞赛,学过微积分,精通计算机。而他在高中时只学过高考大纲上的内容,对计算机技能一窍不通。大学4年,因为基础上的差异,学习同样的内容,林万东常常要比其他同学花更多时间与精力。
4年的时间,赶上他们了吗?林万东说,在他拼命追赶时,其他同学也在不停奔跑。“在清华,没有人会原地踏步。和一些同学相比,我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感受非常深刻。”
【3】清华为他免除学费,老师建议他放弃勤工俭学
来北京后,林万东想念家乡的美食,常点一份小锅米线或炸洋芋。舌尖被辛辣的刺激覆盖,将他的思绪拉回阿都乡的小山村。
小时候,吃的食材都是家里种的,他数不清家里种了多少地。读小学时,父亲因家里建房子,不小心伤到了腰椎,后来又查出脑梗。父亲身体虚弱,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