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男性精子量告急 怎么才能有效提升“精”力?
2023-03-30 16:12:06莫志强认为,现阶段这一结论似乎危言耸听,男性生殖力确实还没有降低到这个程度,但是值得大家警醒,同时建议男性做好育前检查,保护好自己的生育力。
精子为什么变成了“少弱病残”?
不久前,“志愿者精子合格率不到20%”“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倡议大学生捐精”等相关话题相继登上微博热搜。男性生育力也成为大众关心的问题。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精子质量?莫志强给出专业解读。
1.年龄增长
35岁是男性生育的分水岭,精液质量一般在30岁时开始出现倒退,35岁后明显下降。从生殖和遗传学的角度看,25~35岁是精子量和质量最佳时期,也是最佳生育年龄。35岁后生育力不断下降,受孕几率降低,流产、孩子患遗传病概率增加。除了遗传和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杀”精元凶。
2.抽烟喝酒
烟酒对男性生殖危害甚大。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抑制雄激素分泌、损伤精子。吸烟男性(包括二手烟)精子浓度比不吸烟者低57.4%,同时,精子活力也明显降低。长期酗酒也会损害睾丸生精功能,影响精子密度、活力等。当然,少量饮酒是允许的。
3.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全球精子数量减少可能和邻苯二甲酸酯有关,这一物质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清洁剂、壁纸等,长期接触后可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使精液质量下降。此外,汽车尾气中的二噁英也有生殖毒性;洗发水、化妆品等含环境雌激素,也可以影响内分泌,影响精子发育。